導讀:智能手機的出現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,而我們平時使用的智能手機也帶動相關的產業(yè)鏈的發(fā)展,例如手機中最核心、最重要的部件——芯片。
不過,近日有報道表示,華為海思不再是華為的專屬芯片供應商,海思半導體在公開市場上發(fā)布了 4G 通信芯片,這正式表明華為內部的 IC
部門現在正在向該行業(yè)外部提供大量芯片。
據悉,目前華為子公司上海海思將在公開市場上銷售其芯片產品,而深圳海思將負責華為的芯片供應。
除了對公開市場銷售芯片之外,海思還更改了部分產品線的命名,并且對其業(yè)務進行擴張,進入了幾個新的細分市場。該公司的像機產品線目前的名稱為 Smart Vision,并且在不久后將從專業(yè)的安全監(jiān)控領域擴展到更廣泛的感知計算產品領域,專為消費者和汽車電子所設計。
全球政經局勢變化太快,華為可能會以更靈活的策略來做反應,而華為的所有一舉一動,對于整個科技產業(yè)的影響,絕對是牽一發(fā)而動全身。
在手機芯片市場上,從低至高端的供應商分別為展銳、聯(lián)發(fā)科、高通 / 海思,開啟 5G 時代,大家都想參加越級賽,讓地位有所提升。
展銳當初錯過 4G 時代最大的紅利期,這次對于 5G 寄予厚望; 聯(lián)發(fā)科剛推出的 5G 手機芯片天璣 1000,則是挾漂亮的價格、整合 Modem 芯片、臺積電充足產能支援等優(yōu)勢,瞄準高通的 5G 芯片狂打。
在早之前,更傳出三星考慮外售 5G 芯片給中國手機客戶,而三星過去和海思一樣,手機芯片是自用不外售,這樣的傳言也是因應 5G 時代下的可能策略大轉變。
目前,海思的芯片產品線策略維持過去 “大海思” 的手機芯片自用,“小海思”的產品外售,在策略上并沒有改變。
手機芯片的部分,確實大家都緊緊盯著任何可能的變數,要穩(wěn)守 4G 市場,又要開拓 5G 市占率,任何一個供應商的策略轉變,都牽動著競爭者、手機品牌廠的競爭版圖,因此需要格外注意。